
☛尋常人的生命週期,第一棒從家庭、上學開始起跑,接著交棒給工作、社交、婚姻繼續跑,跑到生命週期的後端。
☛排除好高騖遠的祈望,生命是健康樂活像天堂,或是病態孱弱像地獄,可歸納為:從起跑到終點,是否找到階段性的人倫或人際關係的幸福感。
問:你出生那一刻,先哭,還是先笑?
答:一定先哭。“哭”,是人人有份的誕生負債;一出生就哭,不需要學;催促人人學好“笑”,把“哭”債趕緊還清。
☛退一步說,即使沒錢上學,還可以用自學的方式取代步入校門,亦可能找到上學的幸福感。即使家庭“不美滿”,也可采取適當的糾錯途徑,找到幸福感。尋常人若自主做選擇,不管找到什麼壞工作或交到什麽損友,都可能通過跳槽、絕交等方式,找到幸福感。
☛一個正常、開放的社會,讓更多尋常人有更大機會,找到生命的幸福感;一個非正常、閉塞的社會,則輸出相反的結果。
尋常人當然要選擇,究竟想活在正常或非正常的社會。
☛總之,尋常人的生命,都可能活在天堂或地獄,不需要太複雜的解讀。
繼續閲讀👇👇
Leave a Reply