☞優秀的教育,起點是單純善良自信,引導小朋友不甘心在地上爬,想要裝上翅膀飛上天。

☞來看看Ann Makosinski的真實故事。
Ann Makosinski是菲律賓/波蘭混血後裔,今年27歲,老家在加拿大維多利亞(溫哥華南邊)。
☞Ann 小時候不看電視,不玩電遊,沒有手機。她到底怎麼用時間?喔,用在聽歌劇,看無聲電影,學鋼琴/小提琴。她的“玩具”是transistors(電晶體)這種老式科技小玩意。
她沒有太多現成的玩具,就自己動手創造玩具。她說:“我會撿家裡的垃圾,用熱溶膠粘起來。這樣做常常白費心思,但讓我隨自己本性,把原本無用的垃圾拼湊成有用的東西。”
Toys to tackle climate change: A young inventor wants to inspire kids to create their own solutions 👇
https://edition.cnn.com/2019/11/25/world/ann-makosinski-toys-scn-intl-c2e/index.html
☞15歲時,Ann發明了一種以手部活動產生熱能發光的手電筒,在2013年 Google Science Fair(谷歌科學博覽會)得獎。這項發明的靈感,來自一位菲律賓年輕朋友(因家貧負擔不起電費照明)無法完成學業。
☞Ann什麼時候開始用手機?17歲那一年。她買了第一支老式翻蓋手機。她相信遠離花俏的科技產品,讓她能靜心於有意義的思考和創造。她平時用固定電話聯繫朋友。
☞19歲時,Ann Makosinski去了一次加拿大北部(靠近北冰洋),看到大洋水岸滯留的塑膠、玻璃、電池等廢棄物品,心裡難受到極點。回家後,她決定發明各種玩具,啟發小朋友利用再生能源,為環境保護盡一點力。
☞Ann發明的玩具,僅用太陽能、水力或人體熱量方式發聲、發光或動起來。
☞該上大學的時候,她捨棄自己擅長的工程類學科,選擇英語文學。這個決定連她父母都看不明白;但她有獨到見解——對文學藝術的愛好,讓她對最拿手的 thermoelectric technology(熱能發電科技)領域的發明,找到更多有創意的應用。
☞總之,優秀的教育不拘一格,是放飛每一個像Ann Makosinski這樣的小朋友的想像力和創造力。
如果你是家長、老師等成年人,你做了多少?
繼續閲讀👇👇
Leave a Reply